我们词:郭峰/曲:郭峰/演唱:郭峰我们一起出发迎着风去拼闯我们一起走过不停留去追求我们一起努力抬起头去开创我们一起加油不放弃去奋斗我们改变世界的模样我们勇往直前我们连接世界的目光期待就在身旁我们拥抱世界的光芒我们激情飞扬我们创造世界的力量奇迹就在前方我们一起出发迎着风去拼闯我们一起走过不停留去追求我们一起努力抬起头去开创我们一起加油不放弃去奋斗我们改变世界的模样我们勇往直前我们连接世界的目光期待就在身旁我们拥抱世界的光芒我们激情飞扬我们创造世界的力量奇迹就在前方我们改变世界的模样我们勇往直前我们连接世界的目光期待就在身旁我们拥抱世界的光芒我们激情飞扬我们创造世界的力量奇迹就在前方就在前方就在前方就在前方昭通新闻网文稿校对:白春菊
史料记载中的赤水河,历称鳛部水大涉水安乐水赤虺河,明代改为赤水河。银厂村,一个不足25平方公里的行政村,属于镇雄县赤水源镇。
1992年,来自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的16位人文学者沿赤水河而上考察赤水河,解开赤水河源头密码,众说纷纭的赤水河源处于一个叫滮水岩的地方。天断不闻阳雁过,云深只有岭猿知。此行的目的地,是银厂村长槽村民小组。往西北方向,是发源于贵州省赫章县的白水江,流经镇雄县坪上、五德、芒部、盐源、罗坎等地,过境云南省彝良县、盐津县、水富市汇入金沙江。此时,初中毕业的他在广东省河源市务工。
行走在崇山峻岭间,很少有人留意到,深山峡谷中隐藏着的溪流纵横交错,最终汇流成河。实际上,东邻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南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这样的独特位置让镇雄县文化多元、气候多变、地势多样。20多年前,沿河乡亲们的支持,让我们完成了千里赤水河的考察,特别是源头的乡亲父老日夜守护着赤水河的源头,守护着我立的石碑,这种淳朴的真情就是赤水河的精神。
昭通日报:滮水岩和鱼洞河有什么关联。那么,为什么说它又是美景河呢?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鸡鸣三省、扎西会议会址、四渡赤水渡口等红色旅游资源,还有镇雄古芒部、大方百里杜鹃花、叙永雪山关和丹山、古蔺黄荆老林以及习水三岔河、千年土城,赤水楠竹、桫椤、丹霞地貌、大瀑布群,合江笔架山等人文旅游资源,所以说,赤水河是一条美景河资料显示,至少有100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茅台酒的主体香酱香的形成。事后,谭智勇在画册《我们在宋窖作画》的序言里写道:让•路易•巴兰朵同我成了好朋友,阿兰•弗若蒙托同我成了好朋友,卡特琳娜•罗谢同我成了好朋友……这是中西方文化相交的创新,是宋窖酒面向未来的一次创举,是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升华。
有熟悉谭智勇的一位当地居民说,20多年前的千里赤水河行考察赤水河源,为谭智勇倡导开发赤水河留下了伏笔,他今天在千年宋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这个伏笔的延续。此时,西南边疆的赤水河,其所属的构酱酒已经担当了沟通巴蜀、连接中原的重任。
土城只有清水袍哥,清水袍哥有侠义心肠,倡导互助共济。很难想象,整个贵州包括云南部分地区的盐,都承载在这些船工、背夫的身上。土城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8.2摄氏度,年降雨量为776毫米,无霜期350天,夏季炎热,冬季干燥,有干土城之称。酿酒和纺织、制陶一样,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进步的表现形式和必然结果。
据记载,茅台古代是濮人部落,濮人是西南地区最先居住的土著少数民族,属于彝族的一个支系。今天被定义为滇、黔、川三省融入长江经济带重要走廊的赤水河,其河运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汉书•武帝纪》记载了天汉三年(公元前99年)初榷酒酤,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实行的酒类专卖。在土城十八帮中,不得不提袍哥。
遥疑驱象马,直欲捣岷峨。筏趁飞流下,樯穿怒石过。
后又因历代濮人祭祖之地是一个长满茅草的土台,四方井改名为茅台。尽管大肆采伐导致赤水河土城一带环境恶化,但土城是川盐入黔的河运孔道,大量的官员、商人和民夫涌入,外来文化的交融,带给土城经久不衰的繁华。
宋窖博物馆有宋窖国际画廊,那些宋窖酒瓶上的画作特别吸引人。相对于茅台镇的茅台酒,二郎滩的习酒或郎酒都显得很年轻,郎酒建厂稍早一些,始于1920年,而习酒始建于1952年,它们与赤水河沿岸大大小小数百家酒厂连成一串,让人怀疑赤水河流淌的不都是酒吗?中国酱香型白酒活化石——千年宋窖遗址。雍正六年(1728年),追随鄂尔泰屡建战功的张广泗出任贵州巡抚,雍正十三年(1735年),张广泗升任湖广总督,一年后出任贵州总督。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赤水河流域特有的酱香型白酒从一个西南边疆小镇走向世界。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赤水河中游就出现过习酒,这种当时名为构酱酒的野生酒,曾经被汉武帝所赞赏,一度时期当作贡品。这种沿用至今的蒸馏酒的出现,标志着赤水河流域酒业进入到工业时代。
袍哥是鼎盛于民国时期的民间组织,活跃在以四川为主的西南地区,有荤水袍哥和清水袍哥之分。包括茅台酒在内的酱香型白酒能走向商业顶峰,从历史角度来看,与赤水河河运关联甚密,而赤水河河运的兴起,则是川盐入黔所需。
看一个馆指位于土城镇狮子山宋窖遗址的宋窖博物馆。端午踩曲、重阳下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这是赤水河两岸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复杂且漫长。
2018年11月20日,我和敖永刚一起来到距茅台镇50 公里的二郎滩。早在东汉,当地居民开始利用赤水河以通舟楫。
清代以前,茅台镇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室外陈列通过酒肆、船帮、盐号、茶坊、戏班等各个行业的景观缩影,展示了宋代时期土城的经济文化。最大的摩崖石刻汉字美酒河走进土城古镇,是在初冬的一个傍晚。劝郎今莫渡,不只为风波。
吴铣离任镇雄知州之际,题写古芒部三个字,在不舍中留下一段记忆。这是一座与赤水河一样古老的城,公元前156年至前87年,汉武帝开疆拓土,在西南边疆先后建立了包括土城在内的七个郡,这使得土城成为赤水河流域上一个记载着中国千年历史文明的重要符号。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酒类发展的重要阶段。晚清时期的土城帮派林立,不仅只有船帮,还有袍哥、盐帮、马帮、丐帮、酒帮、栈房帮、糖帮、布帮、木帮等土城十八帮,它们造就了土城的繁华与喧嚣,但在今天,当历史的烟云散去,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看到的是与世无争的平静。
当地有一个说法,到土城看不到袍哥,就等于白来了,因为袍哥作为土城一个有生命的文化符号,一直受到每一个外来者的尊崇。土城十八帮之船帮简介土城是赤水河中游一个重要集镇,历史悠久。
清乾隆十年(1745年),张广泗开修赤水河道,茅台村因此成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为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黔北重镇,在赤水河河道上,茅台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里是川盐入黔的水运终点,同时也是陆运起点,川盐入黔要继续运送到上游的贵州和云南,只能选择陆路运输。川盐从四川取道赤水河逆流而上,到达赤水市元厚镇后,载盐船无法再上行,只得人背马驮将盐运送到土城盐号,等纤夫将元厚的空船拉到土城,再把盐重新装上船,驶向河运终点茅台镇,最后,雪白的盐经过陆路运送到云贵高原。据文献记载,明清两代在赤水河流域砍伐的楠木就数以万计,仅雍正六年至十一年6 年时间,采楠木1738件。直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置茅台镇,一直沿用到今天。
这与北宋朱翼所撰的《北山酒经》中介绍的传醅和乾酵制曲做法相似。见一个人指最后的袍哥的罗明先。
至今在云南省镇雄县流传的民谣十七十八下贵州,一路采花一路丢。莽莽赤水河滩险、水急,赤水河在云南省镇雄县、威信县,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肆意奔跑之后,到了仁怀市茅台镇喘了口气,变得温顺很多,这得益于茅台镇两岸平缓的山势。
独特的酿造工艺,独特的生态环境,让赤水河流域产生了独树一帜的酱香型白酒。宋窖博物馆分室外陈列、室内陈列、千年宋窖遗址三个部分。